收拾金屬資料硬度和資料參數的儀器化壓痕實驗
來源:中創儀器
時間:2016-03-04
▲ 實驗原理
選用一個硬度高于試樣的壓頭,經過對實驗力和壓痕深度的接連記載,測定資料的硬度和別的功能參數(見圖l 和圖2) 。壓頭的形狀、資料如下:
1) 頂端兩相對面夾角為136。的正四棱錐金剛石壓頭(維氏壓頭,見圖A. l);
2) 正三棱錐體的金剛石壓頭(玻氏壓頭,見圖A. 1);
3) 硬質合金球形壓頭(特別適用于資料彈性功能的測定h
4) 金剛石球形壓頭。
運用別的幾許形狀的壓頭時,宜留意對其測驗成果的解說,也可運用別的資料的壓頭(如藍寶石等)。
注:金剛石的晶體結構,使其壓頭的形狀只能是接近于球形的多面體而不是抱負的球形。
實驗進程能夠選用操控實驗力辦法,也能夠選用操控位移辦法。記載全部實驗進程中實驗力F ,相應的壓痕深度h 和時刻。實驗成果是一組作為時刻函數的實驗力及相應的壓痕深度數據(見圖1 和附錄B) 。
為確保實驗力與壓痕深度數據的復現性,每次實驗時應設定實驗力/壓痕深度的零點(見7.3) 。
下列與時刻有關的參數也能測定:
1. 選用操控實驗力辦法,在給守時刻內堅持實驗力穩定,測量該實驗力下壓痕深度隨時刻的改變(見圖A.3 和圖B.1) ;
2. 選用操控壓痕深度辦法,在給守時刻內堅持壓痕深度穩定,測量該壓痕深度下實驗力隨時刻的改變(見圖A. 4 和圖B. 2) 。
圖B.1 a) 和圖B. 2 b) 中曲線上的線段b 給出了選用兩種操控辦法測得的徹底不一樣的成果。
▲ 實驗機
1) 實驗機應能在要求的范圍內施加預訂的實驗力,并符合GB/T 21838.2 要求。
2) 實驗機應能測量和記載全部實驗循環中施加的實驗力、壓痕深度和時刻。
3) 實驗機應能抵償機架柔度和選用適宜的壓頭面積函數(見附錄C 和GB/T 21838. 2-2008 中的4.5 和4. 的。
4) 實驗機可運用GB/T 21838.2 中規則的各種形狀的壓頭(對于金剛石壓頭的詳細信息見附錄D)。
5) 在一般的作業溫度范圍內,實驗機應能保持它的校準狀況。
6) 實驗機應在7.1 所規則的溫度范圍內作業,并應在GB/T 21838. 2-2008 中4.4.3 描繪的范圍內保持它的校準狀況。